刘洪霞
职位:副研究员


  刘洪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2008)。现为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圳市文化产业专家库专家,深圳市职业技术大学深圳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从事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领域研究。

 

一、项目课题

  1. 主持2020年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深圳摩登——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在中国的崛起(1980—2020)”,项目编号SZ2020B004,2021年10月结项。
  2. 参与2017年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深圳市城市文学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5A009,2019年11月结项。
  3. 参与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2&ZD023)“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证书号2020&J035,2020年2月结项。
  4. 主持2015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博会综合效益研究”,已结项。
  5. 主持2014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化产业新业态研究”,已结项。
  6. 主持2013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新技术新媒体新空间与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研究”,已结项。
  7. 主持2012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动态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研究”,已结项。

 

二、所获荣誉

  1. 获得深圳湾文化评论征文大赛暨首届深圳文艺评论大赛一等奖,20199月。
  2. 获得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意城市高质量发展”参会优秀论文,2024年9月。
  3. 获得2024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4年12月。

 

三、代表论文

  1. 《深圳AI+文体旅游应用的情况和对策研究》,发表于《特区实践与理论》,2024年第6期。
  2. 《深圳市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发表于深圳文化蓝皮书202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1月第1版。
  3. 《深圳文化空间再造研究——以金啤坊为例》,《深圳文化蓝皮书202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1月第1
  4. 《深圳中心书城模式研究》,《深圳文化蓝皮书202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月第1
  5. 《深圳城中村文化模式解析》,《特区实践与理论》,2022年4期
  6. 《深圳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深圳文化蓝皮书202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9月第1
  7. 《深圳文化志愿者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深圳文化蓝皮书202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8月第1
  8. 《深圳文艺书店建构城市文化空间》,《深圳文化蓝皮书201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6月第1
  9. 《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4年度报告》,《深圳文化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
  10. 《深圳市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思路》,《深圳文化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
  11. 《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深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1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转型的实践》,《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13. 《我国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空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14. 《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3年度报告》,《深圳文化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15. 《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度报告》,《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年》,《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16. 《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应对思路》,《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17. 《新技术新媒体与增强深圳文化产业优势研究》,《深圳文化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18. 《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深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19. 《我国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空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转型》,《2014年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年。

2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3年度报告》,《2014年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年。

21.《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应对思路》,《2013年深圳文化蓝皮书》,2013年。

22.《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度报告》,《2013年深圳文化蓝皮书》,2013年。

23.《论博物馆的文化定位》,《深圳文博论丛》,2010年。

 

(一)CSSCI期刊

24.《新南方写作的发生与形塑》,《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25.《邓一光家世与作品的互动》,《文艺争鸣》2022年8期

26.《论<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的历史叙事》,《小说评论》2021年第5

27.《“拯救”八十年代知识立场的使命—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之于八十年代的意义》,《当代文坛》2008年1期

28.《文学史对苏童的不同命名》,《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9.《消费主义、私人空间及女性救赎——蔡东小说的城市叙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

30.《逃离一座城——以薛忆沩“深圳人”系列为中心》,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19年第6期

31.《生命移植的时代精神症候——以邓一光深圳系列小说为中心》,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16年第7期。

32.《“拯救”八十年代知识立场的使命—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之于八十年代的意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8第4期。

33.《文学史对苏童的不同命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7年第9期

34.《“正统”或“异类”:〈作品与争鸣〉的多样面孔》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7年第7期。

 

(三)CSSCI集刊

35.《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深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 省级刊物

36.《一个两千两百万座孤岛组成的群岛》,《上海文学》,2021年第6期。

37.《叙事黑洞——姬中宪城市小说的美学命名》,《时代文学》,2021年第3期

38.《消费主义、私人空间及女性救赎——蔡东小说的城市叙事》,《名作欣赏》,2020年第7期

39.《当城市与科幻相遇》,《青年文学》,2020年第4期。

40.《未来的文学与文学的未来》讨论,《江南》,2020年第3期

41.《文学期刊的多重面孔》,《特区文学》2019年第2期

42.《吴君深圳系列小说的城市视域》,《特区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期

43.《逃离一座城——以薛忆沩“深圳人”系列为中心》,《东吴学术》2018年第6期

44.《20世纪七八年代之交文学争鸣史研究》,《新东方》2018年第6期

45.《文学史经典的“商榷”》,《特区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期

46.《我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文坛“争鸣”场景——刘锡诚访谈》,《长城》第4期,2012年

47.《戴厚英:文化转折中的角色转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8.《赵峥嵘的〈简单生活:〉“简单”的极端叙述》,《诗选刊》,2009年第1期

49.《陈陟云诗歌的多重“隔岸”叙事》,《诗探索 》,2009年第1期

50.《冰心、丁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比较论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月版。

51.《文学史对苏童的不同命名》,《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52.《美学乌托邦:审美主义与价值关怀》,《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文学理论热点问题》,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四、学术专著

1《深圳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学的崛起》208千字),深圳:深圳出版社,20217月第1版。

2《争鸣的场景——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争鸣研究》(200千字),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粤ICP备2021176894号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