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园,湖南衡阳人。台湾(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硕士。现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学术总监/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台湾实践大学创意产业管理博士班兼任教授,中国创意管理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文化产业专家库专家,深圳市文化产业专家库专家。
英文专著:
The Economic Logic of Chinese Cultural-Creative Industries Parks: Shenzhen and Guangzhou (2020),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
中文专著: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202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入“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10辑”)
《贾樟柯:记录时代的电影诗人》(2016),深圳:海天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等收藏)
论文代表类:
《走向元宇宙: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机理与逻辑》(2022),第一作者,《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北大核心),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知网高下载、高被引、高PCSI论文证书;
《科幻电影中的复制人类型与后人类伦理》(2024),《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AMI核心);
《世界城市文明当代发展与启示》(2023),《特区理论与实践》(AMI核心期刊)
《元宇宙视野下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趋势》(2024),《深圳社会科学》;
《从游戏产业到元宇宙:数字经济持续创新视野下创意管理的挑战与机遇》(2023),收入王立新、徐方正主编教育部智库专题论文集《文化育人:中国文化数字化战略前沿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创意城市的两难:士绅化还是创意治理?》(2022),收入《创意管理评论(第7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2年11月;
《从创意生态和创意管理视角再评估文化创意园区》(2022),收入王京生主编《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研究报告2020》,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2月
《城中村综合改造与创意城市治理——以深圳“玉田模式”为例》(2021)王为理主编:《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意城市建设机制中的合作治理与公共参与——以深圳湖贝古村改造为例》(2019),获第三届中国创意管理高峰论坛论文二等奖;
《作为创意经济产品的文化产业园区及管理模式研究——以深圳华侨城OCT-LOFT为例》(2018),获第二届中国创意管理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公共文化服务》(2017),《开放导报》(CSSCI、北大核心)
《文博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2017),《开放导报》(CSSCI、北大核心)
《职场•民族•女性:从<甄嬛传>看新世纪的意识形态显影》(2013),《南方论坛》(CSSCI、北大核心)
国际学术会议(英文发表):
1、An Ecological Model for the Cultural-Creative Cluster: A Study of Shenzhen’s OCT-LOFT and Its Creative Management,国际文化经济协会第19届学术双年年会(西班牙),2016;
2、City as a Site of Culture Display and a Place of Space Economy,欧洲文化政策与文化管理网络学术年会(意大利),2015。
学术获奖:
1、The Economic Logic of Chinese Cultural-Creative Industries Parks: Shenzhen and Guangzhou (2020)获首届三家店•北京中安吉泰中国创意管理学创意管理新青年奖;
2、《走向元宇宙: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机理与逻辑》(2022)获“第十一届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创意城市建设机制中的合作治理与公共参与——以深圳湖贝古村改造为例》(2019),获第三届中国创意管理高峰论坛论文二等奖;
4、《作为创意经济产品的文化产业园区及管理模式研究——以深圳华侨城OCT-LOFT为例》(2018),获第二届中国创意管理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
课题项目代表:
1、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创意的价值管理研究”(18AGL024),已结项;
2、参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重点项目《从发展窗口到文明窗口:广东打造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研究》(2024),撰写第八章,即将出版;
3、主持广东省文旅厅2025-2026年度课题:“文旅深度融合语境下文化馆(站)新型运营机制研究”,在研;
4、主持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2024年度规划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深圳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研究”,在研;
5、参与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2022年度特别委托重点课题“城市文明典范研究”(2022),课题成果作为“深圳这十年”改革创新研究特辑之一《新时代深圳城市文明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已出版,撰写第四章,;
6、主持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课题“深圳文旅高质量发展及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研究”(2023),已结;
7、主持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课题“城市微度假模式研究”(2024),已结项;
8、参与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2021年重大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文明典范研究”(2021),已结项;
9、参与并主笔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课题“游戏产业发展趋势及深圳游戏产业研究”(2021),已结项。
咨政报告类代表作:
1、《新格局下文旅发展新趋势及对深圳文旅发展的政策建议》
2、《迈克尔·波特竞争力理论体系对深圳市文旅体产业发展的战略启示》
3、《从<黑神话·悟空>爆火看游戏产业发展趋势及对深圳的政策建议》
4、《国内“微度假”新型旅游发展现状透析——背景、业态与政策建议》
5、《如何推动深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6、《从网红城市出圈的运作路径看文旅融合发展的启示》
7、《国内经济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经验小结》
8、《国外经济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经验小结》
其他论文与代表性评论文章:
1、《城市文化研究方法谈——以深圳为例》(罗岗、尹昌龙、袁园,2009);《深圳文化蓝皮书2009》
2、《<二十四城记>:青春中国的集体感伤》(独立,2009),《城市文化评论》,花城出版社
3、《贾樟柯电影中的城市书写与中国想象》(独立,2009),《城市文化评论》,花城出版社
4、《“创意城市”建设:概念与方法》(独立,2010),《深圳文化蓝皮书2010》
5、《被控制的•颤抖》(独立,2010);《南方论丛》
6、《深圳与香港共同打造国际性对外文化贸易平台研究》(黄士芳、袁园,2011);《深圳文化蓝皮书2011》
7、《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案例及建议》(独立,2011);课题
8、《国内外发达地区文化基金运营管理办法及借鉴》(独立,2012);课题
9、《海上传奇:城市书写与帝国魅影》(独立,2012),《城市文化评论》,花城出版社
10、《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发展趋势》(独立,2012);《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11、《我国非政府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问题》(独立,2013);课题
12、《公共艺术与城市、地区文化形象再造——以日本为例》(独立,2013);《城市文化评论》,花城出版社
13、《文学生态与“深圳书写”》(杨庆祥、袁园,2013);《山花》(CSSCI)
14、《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度报告》(刘洪霞、袁园,2013);《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
15、《西方文化政策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案例与启示》(独立,2014),《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
16、《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3年度报告》(刘洪霞、袁园,2014),《深圳文化蓝皮书2013》
17、《从简•雅各布斯城市规划思想谈历史遗存保护——以香港蓝屋为例》(2014)《南方论丛》;
18、《从“城市3.0”理论看创意城市最新进展及对深圳的启示》(2015),《深圳文化蓝皮书2015》;
19、《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2014年度报告》(刘洪霞、袁园,2015),《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
20、《深圳“创客之城”与创意城市联动发展研究》(2016),《深圳文化蓝皮书2016》
2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公共文化服务联动发展初探》(2017),《上海公共文化服务蓝皮书2017》
22、《国外阅读推广深化机制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2017),《全民阅读蓝皮书2017》
23、《文化创意与社会设计:概念发展与案例》(2017),《深圳文化蓝皮书2017》
24、《“流动的城市与记忆的村庄”——深圳城中村叙事的流变与城市文化转型》(2016)
荣跃明,黄昌勇主编:《城市叙事:记忆、想象和认同——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201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25、《深化设计产业发展与“设计之都”建设的整合性策略研究》(2018),《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8)》
26、《传统文化与创意经济联动发展策略研究》(2019),《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9》
27、《深圳故事的别样书写——评陈启文<为什么是深圳>》(2020),《文艺报》;
28、《<二十四城记>:青春中国的集体感伤》(2010);香港《字花》杂志第22期;
29、《东西方视野交错中的深圳城市研究——评马立安<向深圳学习>》(2020),《深圳特区报》
30、《后现代的城市别传与“胡氏法门”——评胡野秋的<深圳传>》(2020),《中国艺术报》
31、《在“石头”里索引城市的跃迁密码——评<深圳文史2024>》(2024),《深圳晚报》
32、《2022年深圳社会组织参与文化建设报告》(2024),《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2024》
其他评论文章:
1、《创新与文化,一种二位一体的创造》
书评:王京生《什么驱动创新——国家创新战略的文化支撑研究》
《深圳特区报》2017年8月22日,理论周刊/读与思
2、《雅集的魂魄》
《深圳特区报》2017年7月6日,人文天地/原创批评
3、《植物与意识的城市美学畅想》
《深圳特区报》2017年6月22日,人文天地/原创批评
4、《作为“艺术作品”的策展》
《深圳特区报》2017年6月8日,人文天地/原创批评
5、《从服装到时尚》
《深圳特区报》2017年5月25日,人文天地/原创批评
6、《最佳女演员的爱情》
《深圳特区报》2017年3月16日,人文天地/原创批评
7、《文学生态与“深圳书写”》(上)
《晶报》2013年9月5日,人文正刊第644期
8、《文学生态与“深圳书写”》(下)
《晶报》2013年9月6日,人文正刊第645期
9、《关于性、肉体、色情,除了荷尔蒙,你还知道什么》(笔名:荞溪)
书评:小白《好色的哈姆莱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晶报》2013年9月13日,人文正刊B11版
10、《自恋絮语中的历史记忆》
影评:王小帅《我11》
《深圳特区报》2012年5月23日,人文天地/光影志
11、《“爱情动物”之爱的解析》
影评:钮承泽《爱》
《深圳特区报》2012年2月22日,人文天地/光影志
12、《此时爱情,无关风月》
影评:《晚秋》
《深圳特区报》2012年3月28日,人文天地/光影志
13、《<功夫熊猫2>让我们学到什么》
影评:《功夫熊猫2》
《深圳特区报》2011年6月1日,综艺/艺评空间
14、《一种杂志与一种理想生活》
杂志评论:安妮宝贝《大方》
《深圳特区报》2011年4月21日,综艺/原创批评
15、《由清明想到申遗》
《深圳特区报》2011年4月6日,副刊/原创批评
16、《“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深圳富于智慧的价值选择》
《深圳商报》2010年12月30日,文化广场/文化广角
17、《你是“你的阅读”》
《深圳特区报》2010年12月29日,综艺/文娱
18、《这是一部男人的电影》
影评:《让子弹飞》
《深圳特区报》2010年12月24日,综艺/文娱
19、《神马不是浮云》
《深圳特区报》2010年11月25日,综艺/文娱
20、《张爱玲的穿衣记》
《深圳特区报》2010年10月1日,阅读周刊/书在线
21、《“不植入广告”又如何》
《深圳特区报》2010年12月2日,综艺/文娱
22、《闪耀生命光芒和惊喜》
电视评论:《中国达人秀》
《深圳特区报》2010年9月15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23、《趟过“情感类节目”的河流》
电视评论:情感类节目
《深圳特区报》2010年6月2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24、《借傻瓜来安抚》
影评:韩国电影《笨蛋》
《深圳特区报》2010年5月13日,文化星空/娱乐专题
25、《要打击“垃圾书籍”》
《深圳特区报》2010年4月21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26、《疯狂的广告》
《深圳特区报》2010年3月18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27、《一部镌刻时光的经典》
戏剧评论:赖声川《宝岛一村》
《深圳特区报》2010年1月15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28、《幸与不幸》
演艺评论:“印象”系列
《深圳特区报》2010年1月22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29、《因为缺少,所以泛滥?》
文化现象评论:“年度文化人物评选”
《深圳特区报》2009年12月25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30、《就让它做一枚普通的鸡蛋吧》
文化现象评论:“富豪榜”
《深圳特区报》2009年12月9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31、《过年回家》
《深圳特区报》2010年2月5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
32、《“杜拉拉”: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起点》
《深圳特区报》2010年7月29日,文化星空/原创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