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开碍
职位:助理研究员

 

        任开碍,男,安徽和县人,1967年出生。1986年9月——1990年7月,中山大学级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本科;1990年7月——1992年9月,任教安徽省土地管理学校任教;1992年9——1995年7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区域旅游开发专业硕士;1995年7月——1998年1月,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1月——2009年1月,借调深圳文化中心工程指挥部工作;2009年1月重回深圳特区研究中心(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中心),主要从事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作为主要成员主持或参与过的研究课题包括:1、旅游开发与规划方面:《南澳海岛旅游战略规划及青澳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1992);《淄博市临淄区旅游发展规划》(1993);《海南神仙世界旅游城项目创意策划、可行性研究及CI策划》(1993);《辽宁营口白沙湾旅游划》(1994);《南戴河万博文化博览城旅游项目营销环境研究及营销策略规划》(1994);《北京中华文化博览城项目策划书》(1995);《南京明文化博览城旅游项目创意策划书》(1995);《深圳福永华侨旅游文化城可行性研究》1996;《三峡坝区旅游战略规划及近期开发项目详细规划》,(2000);《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十一五”规划》(2005)等。2、文化研究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深圳文化消费调查报告》(2009);《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发展规划(2010-2020)》(2010);《深圳市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2011);《宝安区社区公共文体设施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调查报告》(2013);《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动态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13);《宝安区2013年度“文化春雨行动”绩效评估报告》(2014);《宝安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2015);《深圳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研究报告》(2015;《龙岗区激活文化创造力调研报告——文化精品培育及品牌打造》(2015);《云南楚雄州文艺表演队伍培育及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研究》(2015);《东莞市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15);《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2018-2023)规划暨2030远景目标》(2018)《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9)《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2020)等。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文脉”分析及其在人工游乐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旅游学刊》1995年第四期)、《全国第七届书市读者问卷调查分析》(《中华读书报》,1996)、《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中心问题思考与对策分析》(《文化研究》2002年2期)、《深圳旅游观光业报告——历史、現狀与未來》(台北·香港·深圳·上海四城市文化交流会,深圳地区主报告,2003)。《对三峡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口号的思考》(《三峡旅游》2004第3期)、《金融危机背景下深圳文化消费调查报告》(《深圳文化蓝皮书》2009年)、《深圳市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深圳文化蓝皮书》2011年)、《关于“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理论探讨》(《深圳文化蓝皮书》2015年)、《深圳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博物馆事业的比较分析》(《深圳文化蓝皮书》2018年)等论文十余篇。

        此外,本人作为深圳文化中心(深圳音乐厅、深圳中心图书馆)的主要筹建者,历任深圳文化中心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指挥长助理,熟悉从项目立项到骏工的工程管理全过程工作。

粤ICP备2021176894号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