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年度大事记(2014年度)
2014-12-26
(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

  2013年11月
  11月1日,第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启动。本届读书月以“阅读筑梦 阅读圆梦”为主题,分为“特别策划”、“书香深圳”、“阳光阅读”、“青春成长”、“分享交流”、“民间阅读”六大板块,共举办543项活动,其中重点主题活动49项,各区、各系统和民间阅读组织主题活动494项,有22个新项目,保留上届品牌活动27项,如深圳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领导荐书、辩论赛、温馨阅读夜等。另外,今年,全市十个区都参与读书月活动,民间阅读组织也非常活跃,共策划组织活动46项。

  11月6日,作为广东省的唯一代表,福田代表深圳获批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创建示范区,这标志着深圳不断加大的文化建设力度,较早提出的文化权利理念,率先确立的文化立市战略得到国家的肯定。福田区从2003年先行探索提出打造“一公里文化圈”,到2005年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殊荣,从2003年提出“让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提升环境”的社区文化发展理念,到近两年“百位文体名人引进工程”、率先在国内成立办文化的专门机构“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福田文化发展理念始终具有前瞻性,其创造的多个“福田样本”更是享誉全国。

  11月23日,2013年第四届深圳湾艺穗节在南山盛大开幕。本届艺穗节推出150场精彩节目,新增儿童板块,其中包括近70场来自国外和港澳台的节目,节目形式包括街头艺术巡游、舞蹈、戏剧、音乐、电影、建筑、摄影、视觉艺术、设计等。本届艺穗节大巡游有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新加坡、香港、上海和深圳本土的二十个团体参加,包括社会艺术团体、学校社团、儿童乐团、民间艺术家等,涵盖了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互动演出等艺术形式。

  11月24日,深圳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揭牌,成为全国第三家获此殊荣的高校。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深度专注文化科技融合与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新移民时代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关注国际文化发展动态及成果,认真做好政策咨询与信息服务,建立跨学科、跨地域的高层次研究及交流平台;培养复合型文化创新人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11月30日,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开幕,本届展会以“变革者·全球设计共融”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引领世界设计风向标,最具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一流工业设计品牌盛会。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大展,也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伦敦百分百设计展专家评审机制的设计大展。大展聚焦国际前沿设计,瞄准现代工业设计创新与变革趋势, 鼓励创新和创造,展示低碳、绿色、环保前瞻设计理念及应用,促进设计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融合。本届展会为期4天,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件展。

  2013年12月
  12月6日,深圳年度创意盛事“第九届创意十二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九号馆启动,本届创意月主题为:“梦想点燃创意,创意成就梦想”。135项精彩纷呈的创意活动将在全市轮番上演。其中包括2013年深圳创意影响力评选、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2013大学生动漫创意设计大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作品展等30项重点活动。“创意十二月”活动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文联及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主办,旨在培育市民创新精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活动坚持高端前沿的专业创意和群众参与相结合,专业创意项目和文艺活动有机结合,强化了市民的创意、创造、创新精神,营造了“设计之都”社会氛围,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深圳市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

  12月12日,2013年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昨日在深圳揭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进入第一梯队,深圳创意指数增幅位居全国第一。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排行榜是国内首个跨城市文化产业评估指数体系,以2011年和2012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来源数据为依据,通过文化产业投入、文化产业增加值等17项指标分析得出。

  12月31日,第23届迷笛音乐节——2014深圳迷笛音乐节—佳兆业跨年钜制在深圳大运中心启幕,这是国内第一个跨年音乐节,超强演出阵容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深圳迷笛成为媲美大运会盛况的跨年派对。深圳迷笛音乐节还是中国2014年的首个音乐节,它的完美落幕也为新一年的中国摇滚乐带来了一个开门红。

  2014年1月
  1月19日,2014新春艺术关爱系列活动启幕。活动以“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联合主办,通过面向全市公开征集主题活动项目,经专家评审确定各活动项目,所有活动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活动场地覆盖全市各个区,包括专业演出剧场、美术展馆、书城、社区舞台、工业区、部队军营等,并注重向各新区及边远工业区倾斜,努力让市民不出远门就可在本区范围内参与相关活动。本届“新春艺术关爱系列活动”将举办21台28场文艺演出及12个美术、摄影展览,特别是从正月初二到元宵节,每天都有节目演出,给市民的春节生活增添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1月20日,深圳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深圳报业集团揭牌。深圳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继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后深圳拥有的第四个国家级文化平台。深圳成为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华南地区唯一获得基地授牌的城市。深圳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采取“平台+园区”模式,以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为基地运营机构,将基地八个专业服务平台、两大园区及集团内外文化产业服务资源链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文化贸易服务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将利用深圳综合优势,在文化进出口政策、文化科技、文化产权交易、文化金融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成为部、省、市文化贸易政策创新试验田。

  2014年2月
  2月14日,深圳市第六届“欢乐闹元宵”暨“我们的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深圳书城中心区北广场举行。活动旨在展示非遗文化,传播传统民俗。活动现场为深圳市政府2013年新增13个项目为市级非遗项目举行授牌仪式。新增非遗项目分别是南山醒狮舞、平湖纸龙舞、潮俗皮影戏、咏春拳、肘捶、剪纸艺术(田氏)、宝安棉塑(肖氏)、潮彩、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深圳传统小食制作技艺、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秘方、不孕不育症中医疗法、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至此,深圳市市级非遗项目增加至52个。

  2月19日,2014年德国iF设计奖评选结果出炉。中国地区获奖件数为124件,其中深圳获奖数37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获奖数量领跑全国,体现了深圳“设计之都”的强大实力。深圳获得iF产品设计奖37件,获奖件数约占中国总获奖件数的1/3;获得包装设计奖1件。其中,宝嘉能源、浪尖设计、雷柏等多家企业多个产品获奖,刷新了最新记录。德国iF设计大奖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每年定期举办的,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奖项之一,被誉为“设计的奥斯卡”。

  2月26日,德国慕尼黑创意营商周“深圳设计日”系列主题活动在慕尼黑宝马世界中心开幕。作为唯一一个受邀参加的中国城市,慕尼黑设计营商周“深圳设计联合推广展”也同天开馆,“深圳设计”成为当天亮点。“深圳设计日”主题活动是深圳创意设计行业在德国的首次集中亮相,由深圳市政府和巴伐利亚州经济事务、能源科技部及慕尼黑市政府联合主办。

  2014年3月
  3月14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与团市委联合发布《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促进办法》(以下统称《办法》),这是深圳市就文化志愿服务出台的第一个部门规范性文件。《办法》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的目的、职责、人员条件及吸纳对象、招募方式、组织机构、服务内容、激励措施、管理要求等。

  3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2013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颁奖典礼在华侨城华·美术馆举行。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由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市设计之都推广办主办,市创意文化中心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协办。本届新锐奖共有来自全球16个城市2000设计师参加角逐,最后成功评出了17个获奖个人和团队(含3个最佳提名机构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项目负责人罗西(Mauro Rosi)到会并致辞表示祝贺。

  3月22日,2014年“深圳戏剧节”开幕。“深圳戏剧节”由深圳市委宣传部、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从2012年开始,每年在3月27日纪念“世界戏剧日”前后举办为期一周或十天的戏剧类展演,涵盖传统戏曲、现代戏剧相关的演出、展览、沙龙、交流等系列活动。本届戏剧节主打现代青春校园戏剧风,邀请国内多所知名戏剧院校齐聚深圳。主体演出包括:由上海戏剧学院熊源伟戏剧工作室带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的经典剧作《往日》;由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班带来根据鲁迅名作《伤逝》改编的话剧《子君》;由中国戏曲学院带来的根据俄国当代作家阿·伊·瓦克斯别尔戈《雾中枪声》改编的影像剧《迷雾》。此外,本届深圳戏剧节期间还上演了众多传统戏曲剧目。包括: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带来的《校园国粹传馨香》;当代京剧名家史依弘携手上海名角蔡正仁、陈少云、王佩瑜等组合将带来的两出海派风情经典大戏——京剧《玉堂春》和昆曲《奇双会》;四川川剧院川剧《蜀戏冠天下——川韵川腔丝竹情》等。

  3月25日,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出炉,17件深圳设计获奖。2014年红点产品设计大奖报名作品共4815件,来自全球53个国家,共有72件作品获得红点至尊奖;中国地区获奖件数为80件,其中,深圳获奖17件, 华为、飞亚达、锐唐电子、古古美美、迈瑞、宝嘉能源、迈瑞等多家企业获奖,深圳市锐唐电子有限公司获得了红点至尊大奖。

  3月27日,2014中国(深圳)国际嘻哈文化节开幕。本届嘻哈文化节持续4天,包括“中国搓碟大师DJ大赛”、“嘻哈文化大论坛”、“中国嘻哈颁奖典礼”、“美国街舞纪录片中国区首映” 等活动。嘻哈文化(街舞、涂鸦、说唱、DJ)作为青年时尚文化的代表之一,完全符合深圳年轻城市时尚、动感、包容、创新的形象特色。”作为前两届活动的主办单位,福田区政府在成功完成“中国(深圳)国际嘻哈文化节”的品牌培育后“华丽转身”,本届文化节不再由政府唱主角,改为由社会机构“嘻哈融合体”主办。

  3月30日,深圳市中外版权交易中心在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正式开业。深圳市中外版权交易中心是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市唯一一家专业版权交易机构、中国版权共同市场的发起单位之一,世界版权联合会唯一指定的中国合作单位。该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文化为根本、以金融为杠杆、以版权交易为核心,力图整合国际创意资源,打造文化资产运营和文化资本运作的独立第四方平台。在6个月的试运行期间,深圳市中外版权交易中心共办理国际、国家和省级版权证书21件,接受版权作品线上交易申请1200余件。

  3月31日,《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首批12部著作正式面世,这是深圳学派建设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是深圳学派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坚实一步。在民间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近年来深圳学术文化的氛围逐步形成,学术文化初具气象,多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大批学术成果问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特区、港澳台经济、现代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研究领域都具备了一定影响。

  2014年4月
  4月19日,第三届“艺术大观”系列公益演出启幕。4月到12月,第三届“艺术大观”共有30余场演出、讲座活动,节目内容包括声乐、器乐,民乐、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逢周六下午3点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办。“艺术大观”系列公益活动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大剧院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公益文化惠民活动。

  4月23日,深圳市2014年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该系列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公共图书馆系统、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和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承办。本系列活动包括座谈、征文、展览、演讲、讲座、培训、场馆游览、晚会等多种形式等各类读书活动,共达95项172场次。

  4月27日,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启动。本届双年展以“影舞之眼·视域之外”为主题,计划分为流动论坛、竞赛单元和双年展主题展三个主要部分,从2014年4月27日北京首场论坛始,至2015年3月6日结束,时间跨度将近一年。活动地点包括北京、香港、台北、深圳等地的学术机构、展览场馆和公共空间。
4月29日,深圳市第十届外来青工文体节开幕。本届文体节以“青春·欢乐·梦想”为主题,共设全市性重要活动共24项,即“四项活动、二十项比赛”。其中四项活动包括文体节开幕式、“中国梦·劳动美”全市劳务工读书成才巡回报告会、外来青工文体节十年回顾图片展、闭幕式暨外来青工文体节十周年优秀节目展演。二十项比赛则包括“爱岗敬业·就业创业成才”外来青工演讲活动、“高手在民间,才艺秀梦想”——民间艺术互动体验活动、“我的深圳梦”外来青工服饰文化展、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漫画大赛、街舞大赛等。

  2014年5月
  5月15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会共有2263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展出面积达10.5万平方米,设有文化产业综合馆、创意设计生活馆、影视动漫游戏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八类大展馆。本届文博会设立了54家分会场,举办各类活动共655项。 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文博会为期5天,共实现文化项目和产品总成交额2324.99亿元,比上届增长39.64%。其中,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为161.38亿元,占总成交额6.94%,同比增长30.33%。
5月16日,2014草莓音乐节将在龙岗大运中心举行。这是草莓音乐节首次来深,共有63组明星艺人在3个舞台上轮番登场。包括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摇滚师”左小祖咒,香港著名歌手、“达明一派”成员黄耀明,将分别为为期三天的草莓舞台作压台演出。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双城同期草莓音乐节,共计吸引到近10万乐迷和观众到场,再次奠定了草莓音乐节这一中国目前最大音乐节品牌在乐迷心中的地位

  2014年6月
  6月16日至27日,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在深圳音乐厅举行。本赛事是继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和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后,我国的三个国际钢琴赛事之一,是深圳建市以来所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专业艺术赛事。本届比赛从去年开始筹备,共选出45名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钢琴选手入围本届比赛,其中有17位境外选手,28位中国籍选手。本届比赛包括6场初赛、3场半决赛、3场决赛。6月23日举行“波兰维斯塔四重奏与深圳未来之星音乐会”。颁奖音乐会将在6月27日为比赛降下帷幕。

  6月23日,国内首部全民阅读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起草完成,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结合深圳全民阅读工作的实际情况,确立十大制度设计,推动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建立,分别是:全民阅读决策指导制度、社会组织参与制度、阅读设施规划建设制度、阅读资源保障制度、法定阅读活动制度、阅读推广制度、未成年人阅读指导服务制度、全民阅读基金制度、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阅读制度、阅读评估研究制度。
 
  2014年7月
  7月11日,2014第三届深圳儿童戏剧节在深圳市少年宫开幕。本届儿童戏剧节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旅游局等主办,重点突出两岸交流特色,邀请了台湾如果剧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广东木偶剧团等多家剧团齐聚深圳,为观众奉献童话剧、音乐剧、人偶剧、儿童剧等20余场优秀儿童剧目。

  7月16日,第六届深圳动漫节在会展中心1号馆拉开帷幕。本届动漫节以“快乐动漫,节日盛典”为主题,为期5天。本届动漫节在展览规模和内容上皆有提升。展览面积从上届的1.5万平方米扩展至3万平方米。内容包括会展、活动、大赛、交易四大板块,30多个种类的项目及活动。展览吸引了日、韩、美、英、俄等国和中国内地、港澳台著名动漫品牌和企业参展。

  2014年8月
  8月8日,深圳历时8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奏响。《人文颂》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策划、撰稿并协同市文体旅游局、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深圳交响乐团实施,是以西方交响乐的形式与表现手法,创意诠释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人生理念和生命态度,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光辉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次赴台演出,来自深圳、香港、台湾的艺术家和合唱团,以澎湃的激情和娴熟的演奏呈上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激起了同根同源的台湾同胞的强烈共鸣,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和关注。

  8月23日和24日,2014中国深圳第9届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在深圳音乐厅开战,来自中国、波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6组600多名选手云集鹏城,同台竞技。 此项赛事是全国最大的双钢琴、四手联弹赛事,历经9年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钢琴爱好者的年度盛会。
 
  2014年9月
  9月12日,以“和谐乐章,精彩绽放”为主题的第十八届深圳大剧院艺术节开幕。本届艺术节上演13台24场中外高雅艺术节目奉献给深圳观众。“深圳大剧院艺术节”1992年创办,与特区一起走过了发展、创新、辉煌的历程,为深圳观众带来了335场高品位的中外艺术精品,接待中外优秀演出团体194个,观众达60万余人次。

  9月13日,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揭晓,深圳5部作品榜上有名,涵盖歌曲、电影、电视剧以及广播剧等。其中除人们熟知的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外,还有歌曲《放飞梦想》、广播剧《疍家小渔村》等新作品。

  9月20日—21日,“乐.杜鹃”是继迷笛、热波和草莓音乐节后,一个深圳本土的音乐节品牌,该音乐节在深圳大运中心举行。本次音乐节将是中国第一场采用全3D魔幻场景设计、以大型户外跳舞派对与电子音乐为主体的音乐节;有超过数十位全球顶级制作人DJ携同本土优秀DJ与专业派对互动团体参与演出的狂热音乐盛会。
 
 
粤ICP备2021176894号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