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对外传播的文化领域
2015-11-12

     深圳特区报讯 在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毛少莹看来,文化主权是集体的文化权利,深圳十大观念率先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正是希望通过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张扬国家的文化主权。

     “近年来,深圳在参与国际交流中,努力从多个方位提升文化话语权。”毛少莹说, 在文艺精品创作上,原创大型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成功演出;在文化创意领域上,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都”;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上,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国际上的赞誉和肯定,不只是对深圳,而是对深圳所代表的中国。

     “国际和平日《人文颂》奏响巴黎,是深圳弘扬国家文化主权的成功例子,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毛少莹认为,深圳通过《人文颂》这部中西元素融合的文艺精品,张扬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传播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这不仅展示了深圳的艺术水准和创作实力,还体现了深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人生理念和生命态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毛少莹建议,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深圳要继续创作更多满足东西方精神和审美需求的作品,拓展对外传播的文化和艺术领域,除了音乐,还应该在绘画、戏剧、建筑等领域推出代表深圳城市文化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品之作。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林洲璐

粤ICP备2021176894号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版权所有